《这是我的战争》评测:真实的善恶战争
本文导航
- 第1页: 《这是我的战争》评测1
- 第2页: 《这是我的战争》评测2
《这是我的战争》评测1
《这是我的战争》是一款从PC端移植而来的游戏,跟以往战争游戏强调刺激和冒险不同,本作是对玩家头脑、心理、素质、品行的考验,就像一道高数题里夹带着道德选择,外加综合阅读理解测试。能够带领着游戏里的人物迎来相对美好结局的玩家,一定属于“精英”级别,没接触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本作怎么玩吧。
战争中的他们:
《这是我的战争》的原型被认为是波黑战争时期的一场围城战,围城战就意味着煎熬,你以为那是对军队和士兵的煎熬,错了,和城市里遭受战争之苦的平民相比那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他们在战争发生前都是普通人,战争发生后也不可能有拿着枪就上战场的情况,依旧还是普通人,唯一愿望就是活下来。对玩家说出上面那句话的人叫马尔科,是一名消防员,从灾难中救助过无数的人,他是游戏里作为玩家一方(可操控人物)的人员之一。其他出现的人还有足球运动员、记者、工匠、小偷、胖子、厨师、老头和中年妇女,大家都是想在废墟中活下去的人,你一开始领导着三人小队,然后会遇到其中的某几个,然后决定要不要接纳他们,互相帮助度过难关。
游戏非常真实地还原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状态,一开场你的人物可能就带着伤病,精神不佳,饿着肚子,甚至还有些不良嗜好,比如不抽烟心情就会相当差,差到跟同伴打架甚至出走。这些都会反映到游戏里,你必须亲自照看好每一个同伴,吃得饱、睡得好、住得暖,要派人守夜还要派人夜间出去探索资源,平民面对战争非常容易崩溃,一定要留意他们的心理健康。
战争中的家:
这所破败不堪的建筑物就是你的避难所,此后你更愿意称呼为你的“家”,此后在避难所里共同生活的人,你会不自觉地称呼他们为“家人”。家会随机刷出几个样式,不过差别基本不大——就是一烂房子,里面除了捡回来一些资源,别的什么都没有。
想活下去首先当然是从建设家开始的,这部分是典型的生存游戏系统,你可以参考《饥荒》+《辐射:避难所》两者结合的元素。因为是战争时期,平时一些不起眼的木头在这里都是稀缺物,所以你只能合成最急需的东西,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合成根据玩家的人物和玩家选择的“战争方式”因人而异,但不管怎样,基本生存——做饭、睡觉、生活取暖、工具制作这些都一定要有。
家是安全的,白天必须呆在家里,一旦出去就会被狙击手或者流弹打死打伤,只有晚上才能到外面拾荒,另外乱世难避,晚上会有窃贼跟流寇找上门来,必须有一个人守夜。到最困难的暴乱时期,家里甚至有可能被成群的难民洗劫。
战争中的日夜:
游戏以天数为结算单位,分为昼夜两个阶段,白天在家进行资源合成、生产等工作,补充进食、安排轮流睡觉,晚上出门拾荒。每天过去就自动存档一次。一周目撑过 45 天可以看到(令人更加心情抑郁的)结局,然后游戏通关。
每一天都必须过得很紧凑,因为时间不断流逝,晚上 8 点强制进入黑夜,玩家必须安排拾荒和守夜人(后期有防盗门可以不守夜),清晨 5 点必须赶回家,否则很有可能被狙击手(不管你是好人坏人)打死打伤,或者被当做可疑人物捉走。
第 25 天左右寒冬降临,资源会变得进一步紧缺,气温降低,在破烂的房子里人也瑟瑟发抖。饥寒交迫会让战争中的城市更加混乱,你将深切地体会到每活过一天,都是幸运。
战争中的城市:
深黑的炭画线条勾勒出灰烬中的断壁残垣,透墙而过的那不是光是冷夜哀伤。如果你能看一眼破晓第一道光,请不要忘记,那是这个游戏里唯一的亮色画面。
这就是你的城市,只有晚上才能出去摸一摸那些废弃的或者残破的民宅、难民所、小学校、旅馆……说好听点叫做寻找资源,其实游戏里,叫做拾荒。
每走到一个地方,都可以看见被烧焦的土地、被炸塌的房檐,看到被狙击手射死挂在墙上的尸体,饿得奄奄一息的乞丐,被军方视作恐怖分子炸死的一家三口,遭遇洗劫所剩无几相依为命的老夫妻,被绑在暗室里等待着被折磨的可怜人质……还有某个地下室堆积的发臭的尸体,企图掩盖某个秘密或阴谋……
光是看见这些,在游戏里你就再也不可能有好心情。维持生活的方式是夜间拾荒,若你有绷带、药品这样珍贵的东西,甚至可以当成黄金等价物去换回很多很多吃的、水和材料,宝石?宝石算什么东西,在战争面前金条也不过是一坨耀眼的粪便罢了。
拾荒的效果基本是一场赌博,游戏随机出图和随机出事件的性质让你完全不知道命运究竟如何把握,如果找不肉,回家所有人都会挨饿,如果找不到绷带,受伤的人就可能会死。当你被逼到这个份上,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个蝼蚁巢穴一样的城市深夜永远无法平静,人活成了狗,强者生而弱者死,暴力和杀戮是解决难题最直接简单的手段,这就是法则……这就是法则吗?
我不知道,但至少城市里,还有很多很多和我们一样想要有尊严地活下去的人,这份尊严,能支撑过战争的第 10 天,第 20 天,然后第 30 天呢?第 40 天呢?我不知道,祈祷我们都能够活到那个时候吧……
(责任编辑:梁索)